艾科®(On•Call®)
img img
Health steward
健康管家
【控制血糖】警惕“血糖过山车”!这些人群和坏习惯最易引发波动
很多糖友只关注血糖的高低,对血糖的波动变化不够关注,实际上,血糖波动的危害不亚于高血糖本身的危害。有专家提出,血糖波动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影响甚至比持续性高血糖的危害更大。
血糖波动是指血糖水平的非稳定状态,是指个体在一定时间内血糖水平的快速变化,通常以血糖浓度的波动幅度和频率来衡量。
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血糖水平保持相对稳定,但是在病例状态下,如糖尿病,血糖波动幅度和频率可能增加。
任何影响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因素都会引起血糖波动,其中胰岛素β细胞功能状态、饮食和药物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此外,还包括饮食运动不规律、情绪应激、睡眠障碍、酗酒、感染、血糖不规律等多种因素,也可增加血糖波动。
血糖波动的危害
① 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血糖波动可能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增加动脉 粥样硬化的风险。
② 认知功能障碍:血糖波动可能导致大脑神经元受损,影响认知功能,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③ 微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发生发展。
所以,日常的血糖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艾科·乐舒血糖测试仪

哪些特殊人群血糖波动管理应特别注意?
全天血糖波动范围:日间血糖波动(一天中血糖最高值和最低值的差)不要超过4.4mmol/L,餐后血糖波动幅度应<2.2mmol/L。

餐后血糖高、胰岛功能差、使用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或胰岛素促泌剂、低血糖风险高、病程长、高龄的糖友,应重点关注血糖波动情况。
血糖波动管理因人而异,对于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患者,可适当放宽血糖的控制目标,以防发生低血糖。如:儿童及青年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制定针对性血糖管理。

而在日常生活中,除药物,胰岛β细胞功能外,一些坏习惯也可能会造成糖友的血糖波动,尤其是以下几点:
1.熬夜,睡眠不足。有研究指出,睡眠不足会妨碍人体对血糖的调节。前一天晚上睡眠不好,也会影响第二天的空腹血糖。
2.情绪变化。当产生激动、发怒、紧张等情绪时,交感神经兴奋,就会抑制胰岛素分泌。糖友应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积极面对生活。
3.饮食不节制。经常在外面大吃大喝,烟酒不离身,只会加重胰岛素抵抗。
4.吃饭狼吞虎咽。进食过快,往往会导致饮食过量,热量超标,餐后血糖飙升。所以,糖友尽量细嚼慢咽,就餐时间20分钟左右为宜。
5.饭后不运动。饭后“葛优躺”不仅体重上升,血糖也会上升。体重超标易引起胰岛素抵抗。
6.久坐不动。研究发现久坐两小时血糖就会逐步上升,女性比男性更为明显,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应该站起来活动一下,避免久坐。
为了增加自我血糖监测的频率,建议糖友选择简易操作、方便携带、精准度高的血糖仪,并且要积极应对血糖波动,采取控糖措施,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5-05-23
文章来源:艾科健康管家
分享:
返回列表